咨詢熱線
400-6727-737防腐漆在涂裝過程中,工程質量經常出現的通病,如涂層咬底、部份區域起泡等,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?防治措施又是什么?
防腐漆涂裝出現咬底與起泡現象、原因
1.現象
涂面漆后的短時間內,面漆漆膜會出現自動膨脹、移位、收縮、發皺、部分區域氣泡,甚至使底層漆膜失去附著力,出現下層涂層被咬脫離的現象。易出現咬起底層、起泡的涂料有:硝基漆、環氧涂料、聚氨酯等含有強溶劑的涂料。
2.原因
?。?)涂層的配套性能不好,底漆和面漆不配套。在極性較弱溶劑制成的涂料上層施涂含強極性溶劑的涂料。如在醇酸漆或油脂漆上層加涂硝基漆;含松香的樹脂成膜后加涂大漆;在油脂漆上涂裝醇酸涂料;在醇酸或油脂漆上加涂氧化橡膠涂料、聚氨酯涂料等。強溶劑對漆膜的滲透和溶脹使下層涂膜咬起。
?。?)涂層未干透就涂裝下一道涂料。如過氯乙烯磁漆或清漆未干透,加涂第二道涂料。
?。?)在涂裝面漆或下道漆時,采用過強的稀釋劑,將底層涂料溶脹。
防腐漆出現咬底、氣泡現象的應對策略
策略一:確保所用防腐漆的漆膜完全干透
前道漆膜的涂刷厚度不易過厚,依據適宜的涂裝間隔時間,以及漆膜的完全干燥之后,方可開展下道油漆的涂裝工作,如果前道油漆涂刷過厚,會因為漆膜內部溶劑無法發揮、延長漆膜的干燥時間。如果是因為外在條件,而無法保證適宜的涂裝間隔,可適當延長涂裝間隔,保證底層漆膜的實干。
策略二:選擇適當的配套產品
同類產品的防腐漆一般配套性都很好,對于不同種類的防腐產品,除了了解產品的性能之外,還采用下硬上軟的原則,如底漆采用強溶劑防腐漆,面漆必須選用溶解力弱的防腐漆。否則,極易出現施工中常見的缺陷。
策略三:及時處置“咬底”區域
對發生"咬底"弊病,不能再起到保護和裝飾作用的防腐漆。應鏟去咬底部位的涂層,補涂并改進配套。對底漆未干透的情況,待底漆干透后再涂裝面漆。
策略四:稀釋劑選擇
涂裝時選用的稀釋劑不能超過總漆量的5%,防腐產品在涂裝過程中也要固定,不能在底層用弱極性稀釋劑,上層防腐漆采用強極性溶劑,如丙酮、酯類和高沸點芳烴溶劑等。
本文出自廣東弘方涂料有限公司,轉載請注明出處!
更多關于防腐漆資訊,請咨詢:http://www.sh-gx518.com,24小時熱線電話:139-2580-9519